14岁中文武状元,武当派始祖,他自创的书法字体竟无人能仿!

张三丰画像

前段时间,金庸先生的离世让东方的武侠江湖仿佛一瞬间黯淡了不少。书中那些经典的英雄豪杰和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,曾是多少人儿时向往的世界。这几天,小编又重温了一遍金庸先生的《倚天屠龙记》,突然发现了一个从前被忽略,但非常牛逼的人物——张三丰。

01

在《倚天屠龙记》中,张三丰所创的武当派在武林中与“少林派”齐名,同被誉为“武林中的泰山北斗”。但小说并没有完全体现他的能量,在历史上,张三丰可以说是文武全才。14岁考取文武状元,18岁担任博陵县令,33岁辞官出家修道,集各派绝学于一身,威震武林。

身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,人家不仅武学上达到了炼虚合道的至高极境,一手书法写的更是深得道家文化精髓,被后人视为古今绝有。其书法作品的辨认难度,远超张旭“狂奇畏”的《肚痛贴》,和怀素形如“奔蛇枯藤”的《自叙帖》。

张旭《肚痛贴》

怀素形《自叙帖》(局部)

如果说前面的两幅书法作品,具有草书基础的人都还能识别。那么下面这幅这份出自张三丰之手的赠别诗,恐怕只有对照着诗文才能认得他老人家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。

张三丰“龙行大草”书法

《唐代刘长卿赠别严士元诗》

春风倚棹阖闾城,水国春寒阴复晴。

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。

日斜江上孤帆影,草绿湖南万里情。

东道若逢相识问,青袍今日误儒生。

02

尽管书法绘画,历代名家名帖都会被人临摹,但他的这幅贴几乎无人能仿,这得益于他自创的“龙行大草”。他的太极书法初看给人一种“大圈套小圈,小圈套大圈”的感觉,实则是融合了太极拳的神韵,环环相扣,行笔如九曲珠,逶迤蜿蜒。

笔画上处处圆润流滑,依机而接,顺势而走;大小相间,粗细相错,不拘一格,游刃有余。同时,字里行间内力磅礴,笔画笔锋锐气非凡,刚劲含蓄地显露着,有无坚不摧的气魄。

比如,这幅帖子中“水国春寒阴复晴”的“国”字有一个大圆套环着圈内的五个小圈,就像似背丝扣的拳架运行。

张三丰的书法多是用太极的手法和功力来写的,充分体现了太极拳拳法的精髓,神韵好似上天入地、雾里云间的“龙”。达不到这样的太极修为,是很难写出这样的太极书法,所以,能模仿者寥寥无几。

张三丰书法作品

能将丹道修炼的心得与书法艺术结合,难怪清代大儒朱仕丰评价张三丰说,古今练道者无数,而得天地之造化者,张三丰也。